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后疫情时代,国际关系的变化、全球贸易及产业分工的转型、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影响着全球供应链进入重构与转型。2021年12月4日,复星全球供应链中心及全球产业研究院共同举办了全球供应链研讨会(第一期)。邀请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胡大剑等内外部嘉宾,讨论了后疫情时代供应链发展的趋势,并着重针对餐饮食品、服装快时尚两个垂直行业进行了探讨。以下为会议精要(宏观篇):
分享嘉宾:胡大剑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助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公共采购分会常务副会长、现代供应链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1、全球供应链步入重构阶段,供应链安全稳定将成为优先目标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化进入一高歌猛进的时代。当时全球供应链的特征,主要是国际分工不断的深化、细化,从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演进。生产过程伴随着大规模的中间品流动或大范围的供应链协同,供应链整合能力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08年金融危机开始,全球化出现了一个转折。西方国家开始集中反思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外溢性。新冠疫情以后,主要经济体重新审视供应链安全问题,在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之间寻求新的平衡,把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重新转回国内。
这不是全球化的倒退,应该是全球化的再平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的经济体,都希望从供应链重构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中,保证供应链安全稳定将成为各国政府以及跨国企业的优先目标。
2、供应链面临价值、格局、模式三重重构,将向数字化、本土化、区域化三个方向发展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主要围绕三个维度:1)价值重构,疫情之后,供应链中断风险显著提高,建立供应链弹性成为价值重构的核心;2)格局重构,随着贸易壁垒显著提高,政治因素持续重塑全球供应链格局。要素成本因素在产业链布局中的权重在逐渐下降,市场或技术的可获得性的重要性明显上升;3)模式重构,是指全球市场的碎片化颠覆了全球分工和大规模制造中心的传统供应链模式。全球统一市场将被贸易壁垒分割成很多相对独立的局部市场。
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将促使供应链向1)更加数字化、2)更加本土化、3)更加区域化的三个方向发展。
3、产业互联网从数字化、网络化到智能化的技术路径(CPS+3C模型)
底层逻辑是CPS模型(Cyber Physical System)。通过一系列数字化技术,把物理世界所有的动作和行为形成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一一映射。第二个底层逻辑是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trol),包括一系列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达到最后的精确控制。5G影响的就是通讯技术。
4、传统企业供应链转型三阶段(基本能力-解决方案-生态能力)
传统企业供应链转型会经历三个阶段:1)基本能力提供者:生产、金融、运输等单一能力提供;b)解决方案提供者:跨职能、跨边界的总包服务;c)生态能力提供者:将利益相关者组织成生态,共享利益;当前绝大多数企业都处于基本能力提供者阶段,包括很多互联网平台本质上只是将基本能力简单地集合起来提供给社会。
5、数据纽带是供应链转型最根本的纽带
要实现以上三阶段的供应链转型,基本上要靠以下三重纽带:1)业务纽带:是搭建供应链生态最传统的方式,通过上下游合作关系建立,特点是速度慢,但效果很扎实;2)资本纽带:资本并购搭建供应链生态。需要强大的资本支持,速度比较快。但最大的问题是整合难度大;3)数据纽带:是最根本的纽带。目前还没有企业完全做到。亚马逊初具雏形、DHL正在探索,未来京东有可能利用数据建立供应链生态。
3.62亿!申通收购菜鸟旗下丹鸟物流,背后藏着哪些商业大棋?
2191 阅读物流降本再现新招,国家队用AI重构多式联运
1614 阅读16家上榜世界500强的物流供应链企业
1205 阅读如何评估供应链战略?使用这3个标准,让你的战略更全面
1128 阅读淘宝闪购连续两个周末日订单超9000万
1126 阅读快递股大涨,申通涨停
1057 阅读京东快递西藏智能化布局再落一子
1087 阅读京东宣布未来三年引入1000个海外新品牌
1089 阅读物流公司开始衰败的3个迹象
1054 阅读中国公路物流运价周指数报告(2025.7.25)
1049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