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明,在一家高科技设备公司做采购经理。
我们新研发的设备体积小、效率高、单价低,是典型的走量机型。
在项目研发期,大家全力以赴,终于完成了一切资质认证,新设备获准在市场销售。
但是如何备货和爬坡,却成了焦点问题。
计划部:
“市场没有预测,我们不能备库存,否则会影响库存周转率。”
市场部:
“客户对新设备存有疑虑,不想当小白鼠,所以做不了预测。”
采购部:
“没有预测,供应商不备库存,有些部件的交期很长。”
问题没人管,因为都有自己的KPI,担心承担责任。
就这样两个月过去了,突然——“有五个客户下订单了!”消息来自于真正接触客户的区域代理,而不是坐在办公室喝茶的市场部。
“什么时候交付?”计划部和采购部齐问。
“下个月!”
“下个月?我们至少需要2个月才能把供应链启动起来,陆续备齐物料。”计划部和采购部齐声回答。
“客户不能等!”市场部改弦更张,立即站在了客户一边。
于是,整个采购部被发动起来,去供应商那里催货、赶工。
一切运输走空运。
生产部叫苦不迭。
现场安装人员左等右等。
最后,我们还是收到了客户的罚单,因为延迟交付。
痛定思痛,我们把这次缺货暴露的问题总结如下:
(1)时间宝贵,绝不能浪费;
(2)有预测,可以按JIT管理;
(3)没有预测,要创造预测,此时需要有担当的管理者站出来,或者是市场部,或者是计划部,在没有市场数据的情况下,大胆估计一个启动量,以便缓解后续产能爬坡的压力。
虽然JIT是当前企业管理供应链计划的主流方法,但是它并不适用于所有方面,在预测没有那么准确的情况下,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还是需要适当的备库,缓冲计划的不确定性,才能做到客户“想要就要”,提高客户满意度。
管理不能一刀切,不能盲从先进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管理者也要务实、担当。
有魄力,才有魅力!
东南亚仓配一体的机遇与挑战
1601 阅读物流企业如何参加项目投标才能成功中标 | 物流人的必修课
1147 阅读极智嘉宣布进军具身智能:具备商业化能力、研发实力、场景数据三大优势
1089 阅读中储智运智慧联运场景入选央企AI高价值场景
1088 阅读国家邮政局到顺丰调研,王卫现身
1055 阅读中国光伏巨头,又花50亿在国外建厂
949 阅读交通运输部:支持平台实施货主实名制,建立过低运价阻断机制
959 阅读25年8月福建省京东大件物流送装一体资源招商邀请函
966 阅读全国港口首座绿氢“制输储加用”一体化示范项目落地渤海湾港
974 阅读沃尔玛头程物流整柜入仓运输服务已覆盖五大港口
941 阅读